春潮涌动,春风化雨;思政育人,谱写新篇。在江科大人携手奋进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润物无声、生动鲜活的“大思政”格局为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构筑立德树人“同心圆”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大学的使命。”书记、校长带头开讲“思政第一课”,每学期深入课堂为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4课时,其他校领导讲授2课时,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做无愧于时代的江科大人,这是江科大思想政治重点任务实施方案中的一个重要举措。
学校强化政治引领和理论武装,提升思政工作质量,配齐建强高校思政工作队伍,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发起成立了“江苏船舶与海洋工程类高校协同发展联盟”,开展人才培养重大改革创新行动。
厚植师德根基,强化思想引领。学校率先在全国高校中推出《师德公约》,常态化开展师德专题教育,弘扬优秀教师典型。成立青年教师俱乐部,打造青年人才成长共同体,引导广大教师当好大学生思想引路人。近年来,数十人获评镇江市“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市“五一劳动奖章”,嵇春艳获“江苏省科技创新十大女杰”称号,朱永梅被评为“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王俊获“感动江苏教育人物·最美高校教师”提名奖,王念新获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提名奖。
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深化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领、悟、说、合”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积极建设“青马团队”,融合研究“党的领导”“伟大成就”与“精神谱系”,推进“中国精神”主题教育常态化。红色慕课《精神的丰碑》获江苏省微课程一等奖,《青藏铁路精神》学习强国点击量近10万;《弘扬长征精神,牢记初心使命》获选省干部教育名师名课。《思政课“领、悟、说、合”四位一体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获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获批全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遴选为省“十四五”重点学科,“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教学团队获批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2位教师分别在首届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中获一、二等奖。
实施人才培养改革培养创新行动,深入开展“思政教育领航”“成长成才护航”“生源质量提档”“就业质量提升”“辅导员能力赋能”五大工程。围绕诚信教育、生命教育、红石榴工作室、“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等工作载体,充分发挥辅导员工作室的作用,创建和培育学生工作品牌;引导在校生树立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矢志奋斗的理想信念。
打造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青年学习社”,完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体系;开展“学习亚夫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传承农耕文化,深化劳动教育”“舞动青春以体战疫”“护佑大江豚影,守望美丽中国”等“信仰公开课”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学校3场“信仰公开课”获评省级示范课。
唱响培根铸魂“协奏曲”
国产航母、海洋石油981平台、“蛟龙号”“奋斗者号”深潜器……这些凝结着开云网页版(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师生智慧的大国重器科研成果都可以在思政类通识教育课上了解到。学校先后印发了“课程思政聚合行动”方案、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充分挖掘船舶工业发展、海军现代化建设、蚕桑种植等特色资源中的思政元素,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上下功夫。
精心设计“精神引领+家国情怀”系列思政课程,加强“兴船报国”文化深蓝课程群建设,开设《船舶概论》《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近现代船舶工业发展与中国崛起》《中国近现代海军史》等课程,通过“兴船报国”系列课程进教材、进课程、进头脑,培养大学生“向海图强、爱国报国”情怀。编制《中国大运河科技史》《大运河镇江段文化史》等与船舶行业、地域特色相关的课程大纲,引导学生领会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意义。《近现代船舶工业发展与中国崛起》《材料力学》课程被遴选为江苏省高校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辽宁舰的服役对我国海军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代表着0向1的突破!”“一起为祖国的国防建设添砖加瓦,用青春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以科技能力助力国家‘海洋强国’建设。”学校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将国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构建以国防思政课教学为主,国防宣传教育活动、大学生征兵动员教育、国防文化建设为补充的“四位一体”高校国防教育体系,激发培根铸魂新动能,达到“塑魂、塑形、塑人”的育人成效。成立国防教育拓展班,7年来培养400多名具有较高综合国防素质的青年学子,为部队输送180余名优质兵员。《国防素质教育与实践》被遴选为江苏省一流课程。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入选首批江苏省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近年来,学校已形成“院院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良好局面,学校“课程思政聚合行动”改革举措在全省思政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并引发关注,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对学校大力实施“课程思政聚合行动”给予充分肯定,相关实践探索得到了学习强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新华日报》《江苏教育工作简报》等平台持续关注。学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系列实践受到媒体广泛关注,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晚间新闻》《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江苏平台等数十家媒体连续追踪报道。
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特色品牌
“铸魂育人”让“船魂”精神活起来。学校推出党史公开课,专题讲述革命先辈奋斗终身的感人事迹,激励青年学子积极投身船舶行业;创设校友专题思政课,邀请优秀校友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讲坛上诠释“兴船报国”,参与思政育人工作和新生转型教育;打造“深蓝”讲堂,办好名家讲坛等,让“江海襟怀、同舟共济、扬帆致远”成为凝聚全体江科大人的文化内核;举办“纪念上海船校搬迁50周年”系列活动、主题墙绘大赛、“永远跟党走,唱响科大梦”师生大合唱比赛、深蓝科技文化节,营造海洋文化氛围;举办“唱支山歌给党听”音乐党课、《节气江南》民族舞蹈诗剧、《百年回响光明行》民乐进校园等演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拍摄制作《走向深蓝筑梦海洋》系列宣传片,展示推介船海特色优势;启动校史馆建设,通过挖掘校史资源,总结、研究学校办学传统和经验,厚植学校文化根脉。
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为重点,建立金字塔型科技创新培养体系,本科生参与“本创”覆盖率达97.8%。近年来,“挑战杯”国赛两捧“优胜杯”;中国“互联网+”国赛获奖17项(金奖3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5项(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大赛特等奖12项。创设内燃机设计与拆装技能大赛覆盖省内外30余所高校,3万余名学生受益。
鄱阳湖长江江豚科学考察营的营员们对长江江豚的生活习性进行深入观测,为长江生态保护作出贡献;“蚕桑及相关生物技术”走进陕西延安蚕农家中,架起蚕桑产业交流的桥梁,讲好科大乡村振兴故事……学校将思政元素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密切结合,践行兴船报国理想。持续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系列实践活动,组建1413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持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打造“心怀感恩、励志成才、践行社会责任”资助育人品牌活动,组建“助学筑梦”暑期支教团,支教团事迹被中国日报、中国科学报、新华日报交汇点等媒体广泛报道。
共建深蓝实训基地,打造校企育人共同体。学校通过实施“卓越计划”,强化校企合作,每年利用企业实训,通过创建“课堂与企业对接”的教学模式,组织涉船涉海专业学生参观江南造船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爱国种子注入学生心灵,激发家国情怀,使大学生们切身体会到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巨大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江海襟怀、同舟共济、扬帆致远”的“船魂”精神在一代代江科大人血脉传递,贯穿育人全过程。涌现出了一批新时代优秀青年学子,校友赵青秀守信知恩的事迹引发媒体热议,张耀笑入选“感动中国·江苏十大人物”,朱大林获第十一届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叶雷凯获第十二届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王程程同学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领航定向启新程,乘风破浪向未来。江科大人将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在梦想的召唤引领下,向着“国内一流造船大学”击桨扬帆。